作者:管理员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7日
三湘四水,杜鹃花开。8月25日,作为国内首个以“十字形”平面作为站厅布局的高铁站,长沙高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这意味着长沙即将迈入“双高铁枢纽”发展时期,一座多元化的大型“交通综合体”建设大幕已经拉开,一个崭新的高铁西城将在湖南湘江新区崛起。该工程的开工建设将有力推动 “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助力湖南、长沙、新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设计:以“三湘四水,杜鹃花开”为理念
长沙高铁西站是国内首个以“十字形”平面作为站厅布局的高铁站,其中增加的侧式进站广厅、桥下多层停车场均为国内首次应用,并在北广场通过平台层、地面层、地下层三个层次构建高铁站与站前商务区的有机连接,实现站城一体,将开创全新的高铁客站模式。
西站站房工程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和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以“三湘四水,杜鹃花开”为设计理念,充分彰显长沙地域特色。“三湘四水”主要体现在建筑四个立面上部的雨棚结构,将其塑造成了水波涌动的形式;站房外形为“十字形”结构,利用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的高度,将建筑塑造成一片片花瓣错落有致的杜鹃花,立面造型进行了圆润化处理,外墙由下向上逐步倾斜展开,远远看去就像一朵盛开的杜鹃花。
站房:设计规模约8.5万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作为综合客运枢纽,为满足市民的多元出行需求,将同步规划实施4条轨道交通项目。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乘客可在长沙南站、长沙火车站、长沙西站间实现“一线换乘”,为市民提供更加综合、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
高铁西站站房建筑设计规模约8.5万平方米,综合枢纽规模约40.1万平方米,站房及相关工程投资约33亿元(不含代建市政配套),站场总规模12台22线。与长沙西站站房同步实施的市政配套工程约8.93万平方米,市政配套工程含长途与大巴站点、公交车首末站、配套道路以及城市通廊、市政停车场装修工程等。
高铁西站是长沙第二座大型高铁枢纽,也是湖南湘江新区首座高铁站,将按“2022年6月常益长铁路益阳至长沙段实现通车”和“2025年竣工”两个主要节点加快推进。
交通:长株潭地区铁路枢纽呼之欲出
随着高铁西站的开工建设,对外打造长株潭铁路客运枢纽以提升长株潭交通枢纽能级,对内则支撑长株潭一体化,强化长沙与湘潭、株洲的直接联系。
以高铁西站为带动,呼之欲出的长株潭地区铁路枢纽由京广、沪昆、石长铁路、常益长、长赣高铁、长株潭城际等主要干线及云贵厦联络线,以及客运“三主(长沙、长沙南、长沙西)五辅(株洲、株洲西、湘潭、湘潭北、黄花机场)”组成,构成通往武汉、重庆、怀化、广州、杭州、厦门六大对外通道,并形成由长沙至武汉、合肥、杭州、厦门、广州、南宁、贵阳、重庆、西安九城市5小时通达的高铁交通格局。
高铁西站有常益长高铁、长赣高铁、长株潭城际在本站交会,并经乌山联络线与石长铁路联通。
高铁西站设有高铁场、城际场各6台11线,并在南侧预留普速场4台8线。高铁西站有长沙地铁2、12号线垂直下穿,10、S2号线在北侧通过,将进一步畅通宜居城区“内循环”。
发展:高铁西站产业新城将打造成湖南的“对外新门户”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李伟舵表示,湖南湘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高地”,“高地”就是打造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建议加速构建集铁路、水运、航空及枢纽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型交通大格局。
高铁西站产业新城整体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示范区约12.5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5.81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湖南的“对外新门户”。示范区由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牵头统筹,望城区政府与长沙城发集团共同参与开发建设。长沙高铁西站产业新城将依托长沙高铁西站,联动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和宁乡经开区三大国家级产业园区,打造立足中部、具有湖湘特色的协创智汇谷、活力未来城。
据悉,高铁西站产业新城以“研发经济、高铁经济、高品质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以站前中央绿廊与黄金河休闲水廊为驱动“双轴”,配置科创总部、生态医养、滨水宜居、田园文旅等特色组团,实现产城融合。高铁西城正加快“站、景、产、城”融合的高铁西站产业新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承载力吸引力,未来,这里将建设成高颜值、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新客厅”,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的“对外新门户”。 一座“协创智汇谷、活力未来城”的蓝图已经绘就,高铁西城的蝶变之旅即将开启,即将成为长沙又一个崛起的新城。
长株潭地区铁路枢纽
长株潭地区铁路枢纽由京广、沪昆、石长铁路、常益长、长赣高铁、长株潭城际等主要干线及云贵厦联络线,以及客运“三主(长沙、长沙南、长沙西)五辅(株洲、株洲西、湘潭、湘潭北、黄花机场)”组成,构成通往武汉、重庆、怀化、广州、杭州、厦门六大对外通道,并形成由长沙至武汉、合肥、杭州、厦门、广州、南宁、贵阳、重庆、西安九城市5小时通达的高铁交通格局。
Copyright©2020 全国高铁乘务员招聘网站所有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有侵权,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陕ICP备18010770号-5